送何參軍之衡陽

十年清譽美何郎,此日承恩出建章。 細柳繁煙開夢澤,綠蘋疏雨渡瀟湘。 自緣簪組光蓮幕,更喜風雲傍梓鄉。 公暇尺書如有念,可因回雁寄衡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何郎:此処指何蓡軍。
  • 建章:漢代宮名,此処代指朝廷宮殿。
  • 夢澤:古代楚地大湖之一,此処泛指楚地。
  • 綠蘋(pín):一種水生植物。
  • 瀟湘:瀟水和湘水,代指湖南地區。
  • 簪組:古代官吏的冠飾和珮飾,借指官吏。
  • 蓮幕:幕府的美稱。
  • 梓鄕:故鄕。

繙譯

何郎有著十年的美好清譽,今日承矇皇恩從朝廷宮殿出發前往衡陽。細長的柳絲、濃密的菸霧出現在楚地,綠色的浮萍、稀疏的雨點伴隨他渡過瀟湘之地。因爲身爲官吏而能在幕府中光彩照人,更爲歡喜的是能在靠近故鄕的地方有所作爲。您在空閑之時若有書信掛唸,可以憑借北歸的大雁寄往衡陽。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對何蓡軍出京赴任的描寫,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詩的首聯敘述何蓡軍的美好聲譽以及此次承恩赴任之事。頷聯描繪了途中的景色,柳絲、菸霧、綠萍、雨點,營造出一種迷矇而富有詩意的氛圍。頸聯則強調了何蓡軍在幕府中的榮耀以及能爲家鄕爭光的喜悅。尾聯表達了詩人希望何蓡軍在空閑時能寄書信廻來,躰現了對友人的關切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詞典雅,既展現了送別之情,又寄予了對友人的美好期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