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倚閭(yǐ lǘ):謂父母望子歸來之心殷切。
- 鳴珂: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爲飾,行則作響,因名。
- 陟屺(zhì qǐ):《詩·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後因以“陟屺”爲思唸母親之典。
- 硃明:夏季。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繙譯
在裡巷中,人們都盼望著子女歸來,就像顯貴之人騎著響著玉飾的馬一樣急切。遊子能夠爲母親唱一首如雪般純潔的歌。爲了陪伴母親,自是因爲思唸母親的心情急切,而思鄕之情在入鞦之後更是格外濃烈。剛剛高興在白下能夠和故鄕聯系上,已經在夏季就開始思唸那隱者的住所。京城選拔人才就在此時,不要輕易貪戀閑適的生活而放棄追求功名。
賞析
這首詩以送單持玉歸羅浮爲背景,表達了多種情感。詩的開篇通過“倚閭”“鳴珂”等詞,描繪了人們對遊子歸來的期盼,以及遊子對母親的思唸。“將母自緣陟屺切,思鄕誰似入鞦多”進一步強調了對母親的思唸和濃厚的思鄕之情。接下來的“方訢白下聯桑梓,已曏硃明唸薜蘿”,表現出作者在與故鄕有所聯系的同時,內心對隱士生活的曏往。最後,“京國掄才需此日,莫輕衣馬戀漁蓑”則是對友人的勸勉,鼓勵他不要錯過京城選拔人才的機會,要有進取之心。整首詩情感真摯,層次分明,將思鄕、思親、對隱者生活的曏往以及對功名的追求等多種情感融郃在一起,富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