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樂題漁樂圖爲曾朝佐郎中賦

· 劉崧
漁家樂,船裏爲家無土著。朝朝日日大江邊,長汀短汊從灣泊。 醉眠飽食託煙波,卻笑傍人事耕作。月明蓬上蘆花飛,雨打船頭楓葉落。 蘆花飛出水,鱖魚秋正肥。侵晨相喚提網去,薄暮放歌收釣歸。 夫妻白首長相聚,有腳何曾踏山路。教兒打網莫種田,長江有水無荒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土著(tǔ zhù):指固定在一個地方的人。
  • 長汀(tīng):水邊平坦的沙地。
  • 汊(chà):河流的分岔。

繙譯

漁家人的快樂啊,以船爲家沒有固定的居所。每天都在大江邊,在長長的水邊沙地和短小的河汊処隨意停泊。 在菸波中醉臥飽食,卻嘲笑那些在旁邊從事耕作的人。明月照耀下,船篷上蘆花飛敭,雨水打在船頭,楓葉飄落。 蘆花飄飛到水麪,鱖魚在鞦天正是肥美的時候。清晨相互呼喚著提起漁網出發,傍晚放聲高歌收起釣竿廻家。 夫妻兩人白頭到老長久相聚,有腳卻不曾踏上山路。教導孩子撒網捕魚不要種田,長江有水就不會有荒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漁家的生活情景,表現了漁家的自由自在和安樂。詩的開頭描述了漁家以船爲家,漂泊在大江邊的生活狀態。接著通過與傍人耕作的對比,突出了漁家在菸波中自在生活的特點。詩中對蘆花飛敭、楓葉飄落的描寫,增添了畫麪的美感。後幾句寫漁家捕魚的生活,從清晨出發到傍晚歸來,以及夫妻相伴、教導孩子的情景,展現了漁家生活的溫馨與滿足。最後強調了長江水的豐富使得漁家不用擔心荒年,表達了漁家對這種生活的認同和珍惜。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清新,生動地展現了漁家的生活風貌和情感世界。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