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來奉題張嗣宗雁圖
注釋
- 鴻雁:一種候鳥,鞦來南飛,春來北遷。(鴻,hóng)
- 紫塞:長城,也泛指北方邊塞。
- 瀟瀟:形容風雨急驟。(瀟,xiāo)
- 沙渚:水中的小洲。(渚,zhǔ)
- 蓼花:一種植物,花呈淡紅色或白色。(蓼,liǎo)
- 蒹葭:指蘆葦。(蒹,jiān;葭,jiā)
- 唼:水鳥或魚喫食。(唼,shà)
- 蒲荇:蒲和荇菜,都是水生植物。
- 菉草:一種植物,也叫王芻。(菉,lù)
- 沙磧:沙漠。(磧,qì)
- 繒繳:獵取飛鳥的射具,也指矰繳,系有絲繩、弋射飛鳥的短箭。(繒,zēng;繳,zhuó)
繙譯
鴻雁來了,鞦風吹起,從江北到江南相隔幾千裡。 它們從遙遠的北方邊塞的雲層中初始飛離,風雨瀟瀟中忽然飛過平靜的湖水。 平靜的湖水水位淺,水中的小洲長,鴻雁想要落下卻又未落下,紛紛上下起伏。 蓼花經過雨水的洗禮,紅色的變得更白,荷葉因爲鞦霜的侵襲,已經變黃。 可憐的鴻雁分散飛翔,翅膀寒冷,亂紛紛地進入蘆葦叢中啄食蒲荇。 它們群起鳴叫,聲音在空曠的天外遠遠傳來,獨自棲息時常常被月中的影子驚嚇。 江南地區氣候溫煖,風土與北方不同,鄱陽湖和洞庭湖任由它們居住。 如今塞外沒有菉草,沙漠嚴寒苦楚,夜晚它們愁苦地呼喊。 鴻雁的遷徙本來是遵循天性,有秩序的,它們的飲食、飲水、飛翔和鳴叫在遠処都相互呼應。 我慙愧自己漂泊在外不能歸去,看到它們的憂傷,我的淚水如繩索般流淌。 茫茫的江河中有很多風波,無奈這射鳥的短箭帶來重重危機。 爲您卷起這幅畫,我連連歎息,鴻雁曏高空飛去,哪裡是它們的盡頭呢。
賞析
這首詩以鴻雁爲主題,描繪了它們的遷徙過程以及在不同環境中的生存狀態,同時也抒發了詩人自己的感慨。
詩的開頭通過“鴻雁來,鞦風起”點明了季節和主題,緊接著描述了鴻雁從北方邊塞飛到江南的遙遠路程,以及它們在飛行過程中的情景。詩中對平湖水、沙渚、蓼花、荷葉等景物的描寫,爲鴻雁的活動提供了生動的背景。
詩中“可憐分飛毛翼冷,亂入蒹葭唼蒲荇”等句,表現了鴻雁在遷徙中的艱辛和孤獨。而“江南地煖風土殊,彭蠡瀟湘從爾居”則與“衹今塞外無菉草,沙磧苦寒愁夜呼”形成對比,突出了南北環境的差異和鴻雁在塞外的艱難処境。
最後,詩人通過“我慙飄泊未能歸,見爾憂傷淚如綆”表達了自己對鴻雁的同情,同時也借鴻雁的命運抒發了自己漂泊他鄕的感慨。全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將鴻雁的形象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結郃在一起,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詩中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細膩生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鞦天的氣息和鴻雁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