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錢舜舉凌波仙子圖
若有人兮美而鬈,冠切雲兮衣翩翾。粲然獨立青山前,褰裳流盼凝娟娟。
乘雲而行兮從風而旋,態莊色正合自然。矯如翔鸞凌紫煙,朗如明月行青天。
山之石兮駢闐,山之鬆兮連蜷。下有瑤草紛交連,素華綠葉何芊芊。
不言不笑意已宣,風骨乃是凌波仙。金華老人惜㛹嬛,友于聯屬成三妍。
其來無方往無邊,世人不見將千年。誰其畫者錢塘錢,我歌欲繼湘江篇。
張君好古宜寶旃,此畫此歌毋浪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鬈(quán):頭髮好,頭髮美。
- 切雲:一種高冠名,這裏指很高的帽子。
- 翩翾(piān xuān):輕快飛翔的樣子。
- 褰(qiān)裳:提起衣裳。
- 流盼:轉動目光觀看。
- 娟娟:姿態柔美的樣子。
- 駢闐(pián tián):聚集在一起。
- 連蜷(lián quán):屈曲的樣子。
- 芊芊(qiān qiān):草木茂盛的樣子。
- 㛹嬛(qiān xuān):輕盈美好貌。
- 旃(zhān):「之焉」的合音,助詞。
翻譯
好像有一個人啊美麗且頭髮捲曲,帽子高聳啊衣服輕快飄動。光彩鮮明地獨自站在青山前面,提起衣裳轉動目光,神情姿態柔美。她乘着雲前行啊隨着風旋轉,姿態端莊神色純正合乎自然。矯健如同飛翔的鸞鳥凌越紫色煙霧,明朗如同明月行走在青天之上。
山上的石頭啊聚集在一起,山上的松樹啊屈曲生長。山下有美好的花草紛繁交相連接,潔白的花朵綠色的葉子是多麼茂盛。不用言語不用表達意思已經表明,她的風骨正是那凌波仙子。金華老人愛惜那輕盈美好的形象,與她結爲友好並將她與畫中其他二者連在一起形成三種美態。
她的到來沒有固定方向離去也沒有邊際,世上的人見不到她已經將近千年。是誰畫出了這幅畫呢?是錢塘的錢舜舉。我作歌想要繼續那湘江篇。張先生喜好古物應該好好珍藏這幅畫,這幅畫和這首歌不要隨便流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錢舜舉《凌波仙子圖》中的仙子形象,通過對仙子的外貌、姿態、神韻以及周圍環境的描寫,展現出一種空靈、高潔、美好的意境。
詩的開頭,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仙子的美麗容貌和飄逸服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隨後,通過對仙子乘雲從風的動態描寫,表現出她的靈動與自然之美。接着,詩人描繪了畫面中的山水草木,爲仙子的出現營造了一個優美的環境。詩中對仙子風骨的強調,進一步突出了她的高潔品質。最後,詩人提到了畫這幅畫的錢舜舉以及希望這幅畫和與之相關的詩歌能夠得到珍視,不要隨意流傳。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畫面中的仙子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這幅畫的讚賞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秋興四首 》 —— [ 明 ] 劉崧
- 《 春日江上對酒柬僧惟善湯子敏蕭居仁 》 —— [ 明 ] 劉崧
- 《 醉歌行贈曾舉正 》 —— [ 明 ] 劉崧
- 《 賦金精橘和蕭漢高因呈李提舉 》 —— [ 明 ] 劉崧
- 《 題江景畫 》 —— [ 明 ] 劉崧
- 《 送孫民瞻之廣西帥閫照磨 》 —— [ 明 ] 劉崧
- 《 椿萱圖爲會稽胡郎中賦 》 —— [ 明 ] 劉崧
- 《 贈定參政自南海抽分還省三十韻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