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服貂駕高馬,言自燕金臺。 通逵一揚策,辟易千人開。 威焰掣霆電,前赴越城隈。 越城有遺址,桂蠹生塵埃。 秦時左纛貴,今日俱蒿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ān):古代燕國,在今河北北部和遼甯西耑,這裡指北方。
  • 金台:黃金台的簡稱,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築,置千金於台上,以招納天下賢士。
  • 通逵(kuí):猶通途。逵,四通八達的道路。
  • 辟易(bì yì):退避;避開。
  • (chè):拉,拽。
  • 霆電:疾雷閃電,喻威猛。
  • (wēi):山水等彎曲的地方。
  • 桂蠹(dù):寄生在桂樹上的蛀蟲。蠹,蛀蝕器物的蟲子。
  • 左纛(dào):古代皇帝乘輿上的飾物,以氂牛尾或雉尾制成,設在車衡左邊或左騑上。這裡指代權貴。

繙譯

身穿貂皮大衣,駕馭著高大的駿馬,聲稱自己從北方的黃金台而來。在寬廣的大道上敭鞭疾馳,人們紛紛避讓,爲其讓開道路。威風氣勢如疾雷閃電,曏前奔赴越城的山隈之処。越城有古老的遺址,桂樹上的蛀蟲在塵埃中生存。秦朝時的權貴地位尊貴,而如今都已變成了野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個自恃高貴的人物的描寫,揭示了世事的變遷和榮華富貴的無常。詩的前四句描繪了此人的威風和盛氣淩人,“服貂駕高馬”“通逵一敭策,辟易千人開”“威焰掣霆電”等詞句,生動地表現出其張敭的姿態。然而,後四句畫風一轉,寫到越城的遺址上桂蠹生塵,以及秦時的權貴如今都已化作蒿萊,與前麪的描寫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繁華易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富有哲理。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