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集句十首

竹裏泉聲百道飛,清溪一路踏花歸。 偶逢日者教求祿,曾向長生說息機。 隔岸春雲邀翰墨,洞門高閣靄餘暉。 別來同說經過事,惆悵當時意兩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日者:以占候卜筮爲業的人。(日,讀音:rì)
  • 求祿:尋求俸祿,指追求官職和財富。
  • 長生:長久存在或長壽。
  • 息機:息滅機心,指去除巧詐之心,忘卻世俗的機巧功利。
  • 翰墨:原指筆和墨,借指文章書畫等。
  • :雲霧,雲氣。(靄,讀音:ǎi)

翻譯

在那竹林之中,泉水的聲音如百道飛泉般悅耳,沿着清澈的溪流,一路踏着落花歸來。偶然遇到占卜的人,便向他請教如何求得俸祿,也曾向追求長生的人訴說要忘卻世俗的機巧功利。隔着河岸的春雲彷彿在邀請我創作文章書畫,山洞的門和高大的樓閣籠罩在傍晚的餘暉之中。分別之後一同說起過往的事情,心中充滿了惆悵,當時的意願兩兩相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郊居生活中的種種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竹裏泉聲」「清溪踏花」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寧靜的氛圍。同時,詩人提到了求祿、息機等人生追求和思考,展現了內心的矛盾和困惑。「隔岸春雲邀翰墨,洞門高閣靄餘暉」這句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交融,富有意境。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惆悵,「意兩違」體現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給人以深沉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人生感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