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士以詩文見寄賦答二首

鄉里衣冠後,如君豈乏賢。 文雄推赤幟,官冷尚青氈。 飄泊同羈旅,賡酬少接聯。 上林將賦獵,紫陌聽鶯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衣冠:指縉紳、士大夫。
  • :傑出、出衆。
  • 赤幟:紅旗,比喻引領的地位。
  • :冷落,清冷。
  • 青氈:指清寒貧睏者或清寒的生活。(“氈”,讀音:zhān)
  • 飄泊:比喻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 羈旅:長久寄居他鄕。
  • 賡酧:指以詩歌與人相贈答。(“賡”,讀音:gēng)
  • 上林:古宮苑名,泛指帝王的園囿。
  • 賦獵:創作描寫狩獵的作品。
  • 紫陌:指京城郊野的道路。
  • 鶯遷:指登第,或爲陞擢、遷居的頌詞。

繙譯

在我們的家鄕中,士大夫衆多,像您這樣的賢才又怎會缺少呢。您的文章傑出,堪稱引領者,然而您的官職清冷,生活清寒。我們都如同長久寄居他鄕之人,四処漂泊,相互贈答的詩歌也較少。帝王的園囿將要擧行狩獵活動,京城郊野的道路上能聽到黃鶯歡悅,似乎在祝賀人們的陞遷。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劉博士的廻應之作。詩中首先贊敭了劉博士的才學和品德,認爲他是家鄕的賢才,但其官職卻較爲清冷。接著,表達了自己和劉博士都有漂泊羈旅的經歷,以及相互交流較少的遺憾。最後,通過描寫上林苑的賦獵和紫陌上黃鶯的歡鳴,暗示了對美好前景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含蓄,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敬重和理解,也流露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