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君聘明府遷比部

秋風海上送秋曹,幾載憐君撫字勞。 何必拾遺思漢汲,且看明允重虞皋。 白頭慈母新綸檄,玄鬢仙郎舊佩刀。 若道爰書非得意,於門他日爲誰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曹:刑部的別稱。(「曹」讀作「cáo」)
  • 撫字:對百姓的安撫體恤。
  • 拾遺:官名,這裏借指有補闕匡正職責的官員。
  • 漢汲:指漢代的汲黯,以直言進諫聞名。(「汲」讀作「jí」)
  • 明允:指公正誠信。
  • 虞皋:指虞舜時的皋陶(yáo),掌刑獄之事,以執法公正聞名。(「皋」讀作「yáo」)
  • 綸檄:即綸音、檄文。綸音,指帝王的詔書旨意;檄文,用於徵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文書。
  • 玄鬢:黑色的鬢髮,這裏代指年輕人。
  • 爰書:古代記錄囚犯供辭的文書,後指判決獄案的文字。

翻譯

在秋風蕭瑟的海面上爲你送別,你將前往刑部任職,多年來,憐惜你對百姓安撫體恤的辛勞。 何必想着像漢代的汲黯那樣擔任拾遺之職去直言進諫,且看你如虞舜時的皋陶那般公正誠信被人看重。 白髮蒼蒼的慈母接到了新的詔書檄文,年輕的你過去所佩的寶刀依然在身。 如果說處理獄案的文書不能讓你稱心如意,那今後你的家門又會因誰而榮耀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盧龍云爲送王君聘明府遷任刑部比部而作。詩的首聯點明瞭送別的時節和王君聘的新職位,同時表達了對他多年來辛勤工作的敬佩和憐惜。頷聯通過對比,強調了王君聘應注重以公正誠信的品質去處理事務,而不是僅僅追求像汲黯那樣的直言進諫。頸聯描繪了王君聘的母親接到新的任命詔書,以及他自己過去的佩刀,暗示了他的責任和榮譽。尾聯則以一種假設的方式,探討了如果處理獄案的工作不能讓王君聘滿意,那麼他的家門榮耀又將寄託在何處,進一步強調了他所肩負的重任。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也反映了對公正、責任等價值觀的重視。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