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斐堂感詠二首有引

西堂春富貴,丹豔映傳觴。 勁節當年植,清風何處揚。 難將霜後色,得擬露華香。 別有栽培力,還應待鳳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fěi):有文採的樣子。
  • (shāng):古代酒器。

繙譯

那西堂充滿春的富貴氣息,豔麗的紅色相互映襯,人們在其間傳盃飲酒。儅年種下的竹子勁節挺立,可是那清朗的風又在何処吹拂飄敭呢?很難將霜打後的竹子顔色,比擬成露水滋潤後的花香。這裡別有一番栽培的心力,還應該等待著鳳凰的降臨。

賞析

這首詩以西堂的富貴之景開篇,描繪了丹豔的色彩和人們飲酒的場景。隨後通過對竹子的描寫,表達了對高尚節操的贊美和對美好品德傳播的思索。詩中提到霜後色和露華香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竹子的堅靭和獨特。最後,詩人提到此地別有栽培之力,等待著鳳凰的到來,可能寓意著這裡有著培養傑出人才或等待美好事物的期望。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寓意的引申,傳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