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聞鶯二首

細雨催春暮,流鶯盡日啼。 溼枝愁並坐,似亦厭卑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催(cuī):促使,推動。
  • 流鶯(liú yīng):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
  • 卑棲(bēi qī):謂居於低下的地位。

翻譯

細雨催促着春天走向暮年,黃鶯整日裏啼叫不停。被雨打溼的樹枝上,鳥兒們憂愁地並坐在一起,似乎也厭惡這低下的棲息之處。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細雨中的春景和流鶯的啼叫,營造出一種略帶憂愁的氛圍。詩人以「催」字表現出春雨對春天進程的推動,流露出時光匆匆的感慨。「流鶯盡日啼」,寫出了黃鶯不停地啼叫,增添了一種喧鬧卻又帶着些許不安的感覺。而「溼枝愁並坐,似亦厭卑棲」則將鳥兒的情感與環境相融合,借鳥兒在溼枝上憂愁並坐的情景,暗示出人們對不如意處境的不滿和無奈。整首詩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