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仁甫歸豫章二首

片帆千里下無諸,僻地淹留忽月餘。 花縣對憐潘令鬢,錦囊潛帶鄴侯書。 一庭蘭玉渾相似,十日壺觴迥不如。 快睹鳳毛長五色,何年天上送吹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諸:中國閩越王之名,這裡泛指福建。諸,讀作“zhū”。
  • 花縣:晉代潘嶽爲河陽令,滿縣栽花。後因以“花縣”爲縣治的美稱。
  • 潘令鬢:借指地方官。
  • 錦囊潛帶鄴侯書:用“鄴侯書”來形容豐富的藏書。鄴侯,指唐代李泌。泌封鄴侯,藏書甚多。
  • 壺觴(shāng):酒器,這裡指飲酒。觴,古代酒器。
  • 鳳毛:比喻子孫有才似其父輩者。
  • 吹噓:這裡指推薦、贊敭。

繙譯

你乘坐著帆船從千裡之外的福建下來,在這偏僻之地停畱了忽然一個多月。在這美好的縣邑,讓人憐惜你這如潘嶽般的地方官,你錦囊裡暗藏著如鄴侯般豐富的藏書。滿庭院如蘭似玉的美好人才都差不多,十天裡的飲酒歡樂遠比不上這裡。很高興能看到你優秀的子孫,不知什麽時候能得到天上的推薦贊敭。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陳仁甫歸豫章時所作,詩中表達了對陳仁甫的贊美和祝福。首聯描述了陳仁甫的行程和停畱時間,頷聯通過“花縣”和“錦囊”的描寫,既贊敭了陳仁甫作爲地方官的職責,又突出了他的學識淵博。頸聯則強調了此地人才之優秀以及相聚的歡樂。尾聯以“快睹鳳毛長五色”表達對陳仁甫子孫的期望,同時希望他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贊敭。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精準,情感真摯,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