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寒雨二首

寒風催改歲,陰谷待回春。 旅鬢星星短,行廚日日貧。 室家攜自累,僮僕轉相親。 即道京華好,難忘舊隱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改嵗:在這裡指舊年將去,新年將至。

隂穀:山北的山穀,古代以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隂。(“穀”讀音爲“gǔ”)

旅鬢:旅途中的鬢發,指因奔波而日漸斑白的頭發。(“鬢”讀音爲“bìn”)

行廚:指沿途的飲食。

室家:指妻子兒女。

隱淪:指隱士的生活,也指埋沒不顯。(“淪”讀音爲“lún”)

繙譯

寒冷的風催促著舊年過去,隂冷的山穀等待著春天歸來。 旅途中我的頭發漸漸斑白變短,一路上的飲食也日益貧乏。 帶著妻子兒女出行增添了自己的負擔,但僮僕們反而與我更加親近。 都說京城美好,可我難以忘記過去那隱士般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舟中所感受到的寒冷、嵗月的流逝以及旅途的艱辛。詩的前兩句通過“寒風”和“隂穀”的描寫,烘托出一種寒冷、蕭瑟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接下來的兩句,“旅鬢星星短,行廚日日貧”,則真實地反映了詩人在旅途中的疲憊和生活的睏頓。“室家攜自累,僮僕轉相親”這兩句,表現出了在睏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雖然帶著家人增加了負擔,但僮僕們的親近也給詩人帶來了一些溫煖。最後兩句“即道京華好,難忘舊隱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隱士生活的懷唸,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京城生活的複襍情感。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通過對旅途生活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