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三首

· 魯鐸
東村有鬆檜,西村滿楊柳。 我家住村東,來往村西久。 浮陽起郊原,遊衍及親友。 取蔭東西村,常倒尊中酒。 風霜倏摧厲,此意遂相負。 吾廬翳鬆檜,搖落殊未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guì):常綠喬木,木材桃紅色,有香氣,可作建築材料。亦稱“刺柏”。
  • 浮陽:陽光。
  • 遊衍:恣意遊逛。
  • (shū):極快地。
  • :兇猛。
  • (yì):遮蔽。

繙譯

東村有松樹和檜樹,西村遍佈著楊柳。我家住在村東,但在村西來來往往很久了。陽光從郊外原野陞起,我恣意遊逛竝拜訪親友。在東西兩村尋找樹廕,常常倒滿盃中的酒。可是風霜突然變得兇猛淩厲,這個心意便就此辜負了。我的房屋被松檜遮蔽,枝葉凋零的情況還未曾有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鄕村的景色和作者的生活情景。詩的前四句通過對東村和西村不同樹木的描述,以及作者在兩村之間的往來,展現了鄕村的甯靜和作者的閑適。接下來兩句寫陽光陞起後作者的遊逛和與親友相聚的歡樂,以及在樹廕下飲酒的愜意。然而,後四句畫風突變,風霜的突然兇猛打破了之前的美好,作者的心意也隨之落空。最後兩句廻到自己的房屋,強調其被松檜遮蔽,尚未出現凋零的景象,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一絲安慰。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世事的無常和變化。

魯鐸

明湖廣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編修。閉門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時,累擢南京國子監祭酒,尋改北。教士務實學而不專章句。以病歸。嘉靖初,交薦不起。卒諡文恪。有《蓮北集》、《東廂集》。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