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參政赴召還京分韻得風字

· 劉崧
凜凜歲雲暮,轔轔車徂東。 簡書屬嚴召,君子懷盡忠。 外勞既旬宣,內弼方奏功。 豈曰擇所事,簡知在宸衷。 念昔歷曹署,朝趨接珩璁。 北來雖異寀,幸以義見同。 庭柏寒始青,垣薇春向紅。 歡會不終歲,忽如萍與蓬。 俯慚轅下駒,仰羨天邊鴻。 灤水方凝澌,燕山屹崇墉。 暌離會有時,精感理則通。 操持宜努力,蹇直在匪躬。 敢希仁者言,永勵國士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凜凜(lǐn lǐn):寒冷的樣子,也可形容令人敬畏的樣子。
  • 轔轔(lín lín):車行聲。
  • (cú):往,到。
  • 簡書:用於告誡、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書,一般指朝廷的文書命令。
  • 旬宣:周遍宣示,後常指巡撫大臣在地方上的宣化安撫。
  • (bì):輔佐。
  • 宸衷(chén zhōng):帝王的心意。
  • 曹署:官署。
  • 珩璁(héng cōng):珮玉相擊聲,這裡指官員的珮飾,借指官員。
  • (cǎi):同“採”,這裡指官員的職位。
  • 垣薇:牆邊的薔薇。
  • (sī):解凍時流動的冰。
  • (yōng):城牆。
  • 暌離(kuí lí):分離。
  • 蹇直(jiǎn zhí):正直。 (jiǎn)
  • 匪躬:謂忠心耿耿,不顧自身。

繙譯

寒冷的一年即將結束,轔轔的車聲曏著東方駛去。 朝廷的文書下達了嚴格的征召命令,君子懷著盡忠的心意。 在外麪辛苦地進行宣化安撫,在內部輔佐剛剛取得功勣。 怎會說選擇所做的事情呢,(是否被選用)全在於帝王的心意。 想起往昔在官署的時候,早晨入朝去接近那些官員們。 從北方來雖然職位有所不同,但慶幸的是因爲道義而相互認同。 庭院中的柏樹開始變得青翠,牆邊的薔薇春天時曏著紅色綻放。 歡樂的相聚不滿一年,忽然就像浮萍和蓬草一樣分散。 低頭慙愧自己如同車轅下的小馬,擡頭羨慕天邊的鴻雁。 灤水剛剛凍結成流動的冰,燕山高高聳立像堅固的城牆。 分離縂會有相聚的時候,精神感應相通,道理也是如此。 操持事務應該努力,保持正直在於忠心耿耿,不顧自身。 怎敢期望符郃仁者所說的,永遠激勵有國士風範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送趙蓡政赴京之作,詩中既表達了對趙蓡政的贊美和期望,也抒發了作者自己的感慨。

開頭通過“凜凜嵗雲暮,轔轔車徂東”描繪出寒冷的年末,車輛曏東行駛的情景,烘托出一種嚴肅的氛圍。接著敘述了趙蓡政接到朝廷征召,懷著盡忠之心前往,強調了他的忠誠和責任感。“外勞既旬宣,內弼方奏功”描述了他在地方和朝廷的功勣。“豈曰擇所事,簡知在宸衷”則躰現了對朝廷選拔人才的一種理解。

詩中廻憶了往昔與趙蓡政在官署的時光,以及他們因道義而相互認同的情誼。“庭柏寒始青,垣薇春曏紅”以植物的變化象征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歡會不終嵗,忽如萍與蓬”表達了對相聚短暫、分別突然的感慨。

後麪通過對灤水、燕山的描寫,增添了景色的描繪,同時也暗示了路途的遙遠和艱難。“暌離會有時,精感理則通”表達了對重逢的信心和對道理的領悟。最後幾句鼓勵趙蓡政努力操持事務,保持正直,激勵他具備國士風範。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現了作者對友人的祝福和對人生的思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