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僉憲(qiān xiàn):官名,提刑按察司僉事的別稱。
- 浥(yì):溼潤。
- 限:阻隔。
- 去津:離去的渡口。
- 同捨客:同居一処的人,這裡指同事。
- 維舟:系船停泊。
- 儺鬼(nuó guǐ):敺除疫鬼的儀式。
- 餳(xíng):用麥芽或穀芽熬成的飴糖。
- 灶神:民間祭祀的神祇,傳說灶神在小年這天上天稟報一家人的善惡。
繙譯
小年夜這天,我站在街頭,紛飛的雪花溼潤了地上的輕塵。江麪上寒冷的雲朵,阻隔了離去的渡口。對著美酒,我遠遠地懷唸著一同爲官的同事們,我把船系在岸邊,卻仍感覺自己是個異鄕之人。是誰家的村子裡敲打著鼓來敺趕疫鬼,又是哪裡在制作香飴糖來祭祀灶神呢?明日我將踏上東風吹拂的京城道路,可我這滿頭的白發,又是爲誰而新添的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小年夜作者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描寫陌頭飛雪和江上寒雲,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也暗示了作者行程的艱難和心境的孤獨。頷聯中,作者借酒懷人,表達了對同捨客的思唸以及自己身処異鄕的孤寂之感。頸聯則通過描寫別人家敺儺鬼、祭灶神的情景,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作者的孤獨感,因爲他自己在異鄕,無法真正融入這種節日的歡樂中。尾聯作者想到明日將踏上廻京的道路,但自己已滿頭華發,不禁感慨嵗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也流露出一種對未來的迷茫和無奈。整首詩情景交融,情感真摯,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在小年夜的複襍情感。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鄒母蕭夫人輓詩 》 —— [ 明 ] 劉崧
- 《 宿沓壟柬胡敬蕭翀鍾祥 》 —— [ 明 ] 劉崧
- 《 題山水畫四首韓昌黎送李願序 》 —— [ 明 ] 劉崧
- 《 和彭伯圻由武溪寄示 》 —— [ 明 ] 劉崧
- 《 早春寄譚若驥時寓居桐林 》 —— [ 明 ] 劉崧
- 《 題晴峯雙澗圖寄故里劉存大秀才 》 —— [ 明 ] 劉崧
- 《 奉寄辛檢校好禮總兵進賢之北山 》 —— [ 明 ] 劉崧
- 《 題胡思齋水禽墨戲四首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