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蘿山房詩爲金華宋先生賦

· 劉崧
我有塵外想,長懸山水間。 昨逢金華客,因問青蘿山。 青蘿幾千仞,翠色淨如洗。 江上見數峯,分明紫霞裏。 緬慕宋夫子,高棲在丘樊。 扣舷沿桂漵,翻帙上鬆門。 幽尋聆澗淙,靜坐看庭綠。 著書三徑荒,飲水一瓢足。 昔在山中住,聲名天下聞。 一朝被徵起,長笑下秋雲。 官聯玉堂署,詔入金鑾殿。 元史公是非,雄文掞雷電。 今年謝山縣,稽禮移春官。 並結芙蓉綬,仍餐苜蓿盤。 翩翩霞上鸞,皎皎雪中鶴。 振佩朝天衢,回車睇雲壑。 自從出山遠,芳草滿巖扃。 弟子感時雨,里人瞻德星。 豈無京華樂,秪念山房好。 恆恐歸來遲,青蘿笑人老。 仙岩勘靈笈,禹穴探古辭。 此意在千載,世人安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蘿山:山名。
  • (rèn):古代長度單位。
  • 翠色:青綠色。
  • 淨如洗:乾淨得如同被洗過一樣。
  • 緬慕:緬懷思慕。
  • 丘樊:山林。常指隱者所居之處。
  • 扣舷:手擊船邊。
  • 桂漵(xù):長滿桂樹的水邊。
  • 翻帙(zhì):翻閱書卷。
  • 澗淙(cóng):山澗中的流水聲。
  •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裏的小路。
  • 徵起:被徵召而起用。
  • 玉堂署:官署名。
  • 金鑾殿:唐宮殿名。後泛指皇宮正殿。
  • (yàn):原指火焰、光焰,此處可理解爲文采輝煌耀眼。
  • 茅蓿盤:指簡素的飲食。
  • (shòu):一種絲帶,古代常用來拴玉飾或印璽。
  • 天衢(qú):天空廣闊,任意通行,如世之廣途,此處指京都的大路。
  • 靈笈(jí):指仙靈的書冊。
  • 古辭:古代的文詞。

翻譯

我心裏有着超脫塵世的想法,長久地嚮往着山水之間。昨天遇到一位金華的客人,因而詢問起青蘿山。青蘿山有幾千仞高,翠綠色的景色乾淨得如同被洗過一般。在江上望見幾座山峯,清晰地處在紫色的雲霞之中。我懷念仰慕宋先生,他在山林中隱居。他手擊船舷沿着長滿桂樹的水邊前行,翻閱書卷登上鬆門山。他在幽靜之處聆聽山澗流水的聲音,安靜地坐着觀賞庭院的綠色。他著書立說以至於家園的小路都荒蕪了,喝一瓢水就足以滿足。過去他在山中居住,聲名傳遍天下。有一天被朝廷徵召而起用,他長笑着走下秋雲繚繞的山峯。他在玉堂署擔任官職,詔書傳入金鑾殿。他評判元朝歷史的是非,雄偉的文章如雷電般耀眼。今年他辭去山縣的官職,按照禮儀調任到春官。並且繫上芙蓉綬帶,仍然吃着簡單的飯菜。他如同在雲霞之上翩翩起舞的鸞鳥,又像在雪中潔白皎潔的仙鶴。他在京都的大路上整好佩飾,乘車回頭眺望雲間的山谷。自從離開山中遠行,芳草長滿了山岩的門戶。弟子們感激他如及時雨般的教誨,鄉里人敬仰他如同德行高尚的星辰。難道京城沒有快樂嗎?只是思念山中的房舍美好。總是擔心歸來得太遲,青蘿山會笑話人變老。在仙岩勘察仙靈的書冊,到禹穴探尋古代的文詞。這種心意存在於千年之間,世上的人怎麼能知道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青蘿山的景色以及宋先生的隱居生活和出仕經歷,表達了詩人對宋先生的敬仰和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嚮往。詩中先寫自己對山水的嚮往,然後引入對青蘿山的描寫,展現出其高峻、青翠的特點。接着描述宋先生在山中的隱居生活,突出他的高雅和淡泊。隨後講述宋先生被徵召出仕後的成就和作爲,表現出他的才華和品德。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宋先生的思念以及對山中生活的眷戀,同時也流露出對世事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將山水之美、隱居之趣、出仕之責以及人生之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