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倪考功遷任少參之兩浙

伯氏乘驄騋,從我遊金臺。 紅塵白日翳,易水悲風回。 愛弟青雲器,新參紫薇治。 到家奏壎篪,歌嘯致予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伯氏:對兄長的尊稱。
  • 乘驄騋:騎着青白色的馬。驄(cōng),青白色的馬。騋(lái),古代指高七尺的馬。
  • 金臺:指京城。
  • 紅塵:繁華熱鬧的地方,也指人世間的紛擾。
  • 白日翳:白日被雲霧遮蔽。翳(yì),遮蔽。
  • 易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西部。
  • 青雲器:比喻有遠大前程和才能的人。
  • 紫薇治:指擔任高級官職。紫薇,古代官署名,代指高級官職。
  • 壎篪:古代的兩種樂器。壎(xūn),一種陶製的吹奏樂器;篪(chí),一種竹製的吹奏樂器。這裏指奏樂。

翻譯

兄長騎着青白色的馬,隨我一同遊歷京城。 繁華的都市在白日下被雲霧遮蔽,我們沿着易水河畔,感受着悲涼的風迴旋。 我深愛的弟弟,你是有着遠大前程的人才,新近被任命爲高級官員,治理兩浙。 當你回到家中,奏起壎篪之樂,歌聲和笑語傳達了你對我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贈給即將赴任兩浙的弟弟的,表達了對弟弟的讚美和祝福。詩中通過描繪京城的繁華與易水的悲涼,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弟弟的出類拔萃。後兩句以家中的樂聲和笑語,溫馨地表達了兄弟間的深情厚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