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內侄袁汝進掌教候官

爾考賢明府,於我內弟兄。 輟鐸宰名邑,早時解簪纓。 嗟子實賢似,秋闈起傳經。 兩拜廣文氈,候官自連城。 端確吾所愛,聞禮由過庭。 去振傳家鐸,風聲播八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輟鐸:停止敲鈴,指停止教書。
  • 簪纓:古代官員的頭飾,借指官職。
  • 秋闈:指科舉考試中的鄉試,通常在秋季舉行。
  • 傳經:傳授經典,指教授學問。
  • 廣文:指廣博的文學知識。
  • :這裏指官職。
  • 過庭:指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 八閩:指福建省,因其古時分爲八個府,故稱八閩。

翻譯

你的父親是賢明的官員,與我如同內兄弟一般親近。他曾停止教書,擔任著名城邑的宰相,早年便放棄了官職。感嘆你實在像你的父親一樣賢能,在秋天的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傳授經典。兩次被授予廣博文學的官職,從連城到候官。你端正堅定,我非常喜愛,聽說你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現在你去振興家族的教化之聲,風聲將傳遍八閩之地。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贈給內侄袁汝進的,表達了對袁汝進及其父親的讚賞和期望。詩中,「爾考賢明府」一句即表明了袁汝進父親的高尚品德和顯赫地位,而「嗟子實賢似」則直接讚美了袁汝進繼承了父親的賢德。通過「秋闈起傳經」和「去振傳家鐸」等句,詩人不僅肯定了袁汝進的學識和教化之功,還寄寓了對他在未來能夠發揚家族聲譽、傳播教化的深切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既展現了家族間的深厚情誼,也體現了對後輩的殷切希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