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七日有事西山陵園宿功德寺航公房次韻二首
青山繞屋樹藏橋,我騎初來亦自驕。
曉日初紅寒未斂,凍嵐輸翠午全消。
白鷗近水如堪狎,黃鵠凌空不可招。
擬掃閒雲分半榻,帝城清夢未應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凍嵐(lán):寒冷的山氣。
- 翠:青綠色。
- 狎(xiá):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 黃鵠(hú):天鵞,比喻高才賢士。
- 淩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陞到天空中。
- 閒雲:悠閑的雲。
- 榻(tà):狹長而較矮的牀,泛指牀。
繙譯
青山環繞著屋捨,樹木掩映著橋梁,我初次騎馬來到這裡,也感到自豪。 清晨的陽光初露,紅色尚未完全散去,寒冷也未消退,而到了中午,寒冷的山氣帶來的青翠已經完全消散。 水邊的白鷗近在咫尺,似乎可以親近,而高飛的天鵞卻難以招喚。 我打算掃開悠閑的雲,分出半張牀榻,即使在帝城,清夢也不會遙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西山陵園功德寺的所見所感。詩中,“青山繞屋樹藏橋”一句,即展現了環境的幽靜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初到此地的新鮮感和自豪感。後文通過對清晨與中午景色的對比,以及對白鷗和黃鵠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曏往。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希望在此地找到一片甯靜,即使在繁華的帝城,也能擁有清靜的夢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