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驛下與表兄林文秀倉使夜酌

二十四橋春草平,月明依舊滿蕪城。 繁華百代底須問,邂逅一尊無限情。 去國浪傳金馬客,倚樓誰送玉簫聲。 孤帆又作江南別,坐聽船簽報五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廣陵驛:古代揚州的一個驛站。
  • 二十四橋:指揚州的二十四座橋,是揚州的著名景點。
  • 蕪城:指揚州,因其歷史上曾多次遭受戰亂,故有「蕪城」之稱。
  • 邂逅:偶然相遇。
  • 去國:離開故鄉。
  • 金馬客:指朝廷的官員或文人。
  • 玉簫聲:簫聲,常用來形容悠揚的音樂或思鄉之情。
  • 孤帆:孤獨的船帆,常用來象徵離別或遠行。
  • 船簽:船上的信號或報時器。

翻譯

在廣陵驛下與表兄林文秀倉使夜酌,揚州的二十四橋上春草平鋪,月光依舊照亮了這座曾經繁華的城池。百代繁華已無需再問,偶然相遇,共飲一杯,卻有着無盡的情感。離開故鄉,傳說中的朝廷官員,倚樓而望,是誰在送別那悠揚的簫聲?孤獨的船帆又將啓程向江南告別,坐着聽船上的報時器在五更時分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表兄在廣陵驛下的夜晚相聚,通過對揚州二十四橋、月明蕪城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回憶和對離別的感慨。詩中「邂逅一尊無限情」一句,簡潔而深情地表達了偶然相遇的珍貴和共飲時的情感交融。末句「孤帆又作江南別,坐聽船簽報五更」則通過孤帆和船簽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離別的深刻體驗。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