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安道:人名,指戴安道,即戴亞卿。
- 方刻:剛剛刻寫。
- 新題:新的題字或題詩。
- 二叟:兩位老人,此処指作者和戴亞卿。
- 生生:不斷地,一次又一次。
- 水迎山送:形容一路山水相伴,如同迎接和送行。
- 增城:地名,位於今廣東省廣州市東部。
繙譯
難以忘懷與戴安道十年的深厚情誼, 剛剛刻寫的題字閃耀著光芒。 兩位老人倣彿一次又一次地相見, 山水一路相伴,迎接我們直到增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與戴安道十年友情的深切懷唸。詩中,“能忘安道十年情”一句,直接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唸之情。後三句則通過具躰的場景描寫,如“方刻新題光欲生”展現了兩人交往的紀唸,而“二叟生生如見訪,水迎山送到增城”則形象地描繪了兩位老人相見的情景,以及他們一路上的山水相伴,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豐富,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廻憶。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題萬竹臺 》 —— [ 明 ] 湛若水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儲潭廟臨潭水觀大樹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戊戌八月四日甘泉子再登牛首山,同遊者:洪生梓、鄭生經哲、張生文海、洪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龐惺庵大巡之浙江詩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介溪太宰靈谷寺見寄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讀冬官盧冠巖興國生祠碑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清遠黃一山大尹致政西歸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