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鉛刀:鉛製的刀,比喻鈍拙無能。
- 不割疑:不能解決疑惑。
- 不疑行處:在行動中沒有疑惑。
- 中思:內心的思考。
- 四時百物:四季和萬物。
- 同運:共同運轉,指萬物都遵循自然規律。
- 無言:沒有言語,指用行動或心意表達。
- 則之:人名,即朱則之。
- 郴陽:地名,今湖南省郴州市。
-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翻譯
我自嘲鉛刀鈍拙無能,無法解決疑惑, 但在行動中沒有疑惑,內心深思熟慮。 四季和萬物都遵循自然規律共同運轉, 我以無言的方式送別朱則之回郴陽, 同時似乎也在向諸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表達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自嘲鉛刀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能力的謙遜和對解決疑惑的渴望。詩中「不疑行處是中思」一句,展現了作者在行動中保持清醒思考的態度。後兩句以四季和萬物的共同運作爲背景,強調了自然規律的普遍性,同時以無言的方式送別友人,體現了深沉的情感和含蓄的表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和對友情的珍視。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閱顧新山司徒考績卷歌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衡陽何懷雲遷應天府江寧令尹 》 —— [ 明 ] 湛若水
- 《 韻次元默夜在樓下時將遊羅浮 》 —— [ 明 ] 湛若水
- 《 北峨驛道中口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曉發僕山驛至丕禮驛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謝鄧念齋太守惠佳荔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徒靜菴公遷北部 》 —— [ 明 ] 湛若水
- 《 贈麥前軍陞任山東鹽運同詩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