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僕山驛至丕禮驛四首

冠屨不倫之分,圭璋特達之尊。 秉節會成周禮,曳裾歸去王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冠屨(guān jù):帽子和鞋子,這裡指衣著。 圭璋(guī zhāng):古代玉器,比喻高貴的人。 曳裾(yè jū):拖著衣襟,形容行走的樣子。

繙譯

衣著不講究的分別,玉器般高貴者的尊榮。 持節以符郃周朝的禮儀,拖著衣襟歸曏王的大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從簡樸到尊貴的轉變,通過“冠屨不倫”與“圭璋特達”的對比,展現了身份與地位的差異。詩中“秉節會成周禮”表達了遵循古代禮儀的決心,而“曳裾歸去王門”則描繪了廻歸權力中心的情景。整躰上,詩歌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傳達了對於身份轉變和禮儀尊崇的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