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篤(dǔ):深厚,真誠。
- 孝思:孝順的思念。
- 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
- 衣上:衣服上的。
- 見母不見衣:看到衣服就想起母親,而不是衣服本身。
- 笑語:笑聲和談話。
- 居處:居住的地方。
- 優乎:似乎,好像。
- 見容止:看到舉止和表情。
- 行道:行爲,做事。
- 立身:樹立自己的形象。
- 大孝:最大的孝順。
- 吾子:我的孩子。
翻譯
盧生對母親的孝順思念非常深厚,他一生都在懷念母親的慈愛。衣服上的線連綿不斷,每當他看到衣服,就會想起母親而不是衣服本身。他似乎能聽到母親的笑聲和談話,彷彿看到母親在居住的地方的舉止和表情。他通過自己的行爲來樹立自己的形象,最大的孝順就是我的孩子能做到這樣。
賞析
這首詩通過盧生對母親的深情懷念,展現了孝順的真諦。詩中,「綿綿衣上線,見母不見衣」一句,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將衣服上的線與對母親的思念緊密相連,表達了盧生對母親的無盡懷念。後文通過描述盧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母親的回憶,以及他如何通過自己的行爲來體現孝順,進一步強化了孝順的主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孝順美德的生動詮釋。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贈馬溪田納言歸陝右 》 —— [ 明 ] 湛若水
- 《 同督學蔣道林羅國子一泉二蔣生叔英本學遊羅浮道中短歌因致久留之意 》 —— [ 明 ] 湛若水
- 《 西樵山行示周生學心劉生廷繹周生榮穗謝生錫命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冢宰朱玉峯致政還姑蘇 》 —— [ 明 ] 湛若水
- 《 登飛雲頂用濂溪韻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符生士亨還南昌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江西周節推佐調重慶 》 —— [ 明 ] 湛若水
- 《 贈趙惟用分教江陰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