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輔:古代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大臣。
- 萬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萬尋形容極高。
- 撒手:放手,這裏指放手不管。
- 著步:踏步,這裏指前進。
翻譯
四位學子應當像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大臣一樣看待,將他們扶持上山,攀登那高達萬尋的山巒。在那萬尋山巒之上,有着千尋高的巨石,一旦放手,便會知道前進是多麼困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四位學子的期望和告誡。詩中將四位學子比作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大臣,強調了他們的重要性和責任。同時,通過描繪萬尋山巒和千尋巨石的艱險,告誡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輕易放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學子的殷切期望和關懷。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題陳郎中哀輓卷並跋尾一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古田尹何君世綸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贈孝子國子學錄加博士楊君成章宗道歸道州 》 —— [ 明 ] 湛若水
- 《 盧氏五塢書屋長言 》 —— [ 明 ] 湛若水
- 《 別後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少參喬君之陝右昔年喬柱史,抗疏逮金臺。一時李陳劉,縲然與偕來。正直且忠厚,邂逅愁顏開。今播陝垣春, 》 —— [ 明 ] 湛若水
- 《 長江雜詠十一首大勝關 》 —— [ 明 ] 湛若水
- 《 畫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