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日惺齋爲杬上舍封兼似鄉進士鄭世迪
日惺名爾齋,爾心日了了。
天理日流行,天運日旋繞。
心日日日惺,神理日日妙。
一惺明德昭,太虛遊八表。
退藏外昭心,聲臭不聞睹。
惺惺斯不惺,長夜何時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日惺:每日保持清醒。
- 了了:清楚明白。
- 天理:自然的法則。
- 天運:天體的運行。
- 旋繞:環繞,循環。
- 神理:神妙的道理。
- 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
- 太虛:天空,宇宙。
- 八表: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 退藏:隱退,隱藏。
- 聲臭:聲音和氣味,這裏指感知。
- 惺惺:清醒,機警。
翻譯
你的齋名叫做「日惺」,意味着你的心每天都要保持清醒明白。自然的法則每天都在流動,天體的運行每天都在循環。心每天都要保持清醒,神妙的道理每天都在展現其妙處。一旦清醒,光明正大的品德就會顯現,如同在宇宙中自由遨遊至極遠的地方。隱退時,心靈在外界是不可感知的,沒有聲音和氣味。如果一直保持清醒,那麼長夜何時才能迎來黎明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日惺」這一齋名,表達了詩人對於持續自我警醒和追求精神明亮的嚮往。詩中「天理日流行,天運日旋繞」描繪了自然法則和宇宙運行的不息,與「心日日日惺」形成對比,強調了內心的清醒與宇宙的恆常。後文「一惺明德昭,太虛遊八表」則展現了清醒帶來的精神自由和道德光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於精神境界的深刻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奉詔西苑陪祀谷祇壇舟渡西太液而歸因覽諸勝次韻張亭溪學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虞山歌贈陳元習中丞撫南贛 》 —— [ 明 ] 湛若水
- 《 示學六言贈六安潘汝中黃門 》 —— [ 明 ] 湛若水
- 《 將之南嶽登岸渡武溪過芙蓉寄覺山 》 —— [ 明 ] 湛若水
- 《 訪李鰲峯別駕於西臺遍觀勝景樂而有作六首見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曉發僕山驛至丕禮驛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宿瑞巖道院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望江令餘君紘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