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望江令餘君紘

縣名望江吾獨隣,大江滾滾來縣前。 欲挽天瓢汲江水,盡爲人間洗怨冤。 聞彼瘡痍尚民瘼,請君濯熱與療痊。 尤溪溪水深幾許,潤澤百里長涓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縣名望江吾獨隣:縣名叫做望江,我獨自與之相鄰。
  • 大江滾滾來縣前:大江波濤滾滾,流經縣的前麪。
  • 欲挽天瓢汲江水:想要用天上的瓢來汲取江水。
  • 盡爲人間洗怨冤:全部用來爲人間洗清怨恨和冤屈。
  • 聞彼瘡痍尚民瘼:聽說那裡的人民仍然遭受著創傷和痛苦。
  • 請君濯熱與療痊:請你用清涼的水來洗去熱病,幫助他們恢複健康。
  • 尤谿谿水深幾許:尤谿的谿水有多深。
  • 潤澤百裡長涓涓:滋潤著百裡之地,水流細長而不斷。

繙譯

縣名叫做望江,我獨自與之相鄰,大江波濤滾滾,流經縣的前麪。我想要用天上的瓢來汲取江水,全部用來爲人間洗清怨恨和冤屈。聽說那裡的人民仍然遭受著創傷和痛苦,請你用清涼的水來洗去熱病,幫助他們恢複健康。尤谿的谿水有多深呢?它滋潤著百裡之地,水流細長而不斷。

賞析

這首作品以望江縣爲背景,通過描繪大江的滾滾波濤和尤谿的深邃谿水,表達了詩人對人間怨恨和冤屈的深切同情,以及對人民疾苦的關懷。詩中“欲挽天瓢汲江水,盡爲人間洗怨冤”一句,展現了詩人宏大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悲憫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詩人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關注。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