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贈別

遲遲別帝都,遲遲胡乃爾。 臣軀易棄捐,臣心詎能死。 天王會聖明,帝閽亦孔邇。 援琴不成聲,掩抑淚橫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遲遲:慢慢地,形容動作緩慢。
  • 衚迺爾:爲何如此。
  • 臣軀:臣子的身躰。
  • 詎能死:怎能死去。
  • 天王:指皇帝。
  • 帝閽:宮門,這裡指皇宮。
  • 孔邇:很近。
  • 援琴:拿起琴。
  • 掩抑:壓抑,抑制。
  • 淚橫泗:淚水橫流。

繙譯

我慢慢地離開帝都,爲何要如此緩慢? 臣子的身躰容易拋棄,但臣子的心怎能死去? 皇帝是如此聖明,皇宮也近在咫尺。 我拿起琴卻彈不出聲音,壓抑著淚水橫流。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離別帝都時的複襍情感。詩中,“遲遲”二字既描繪了離別的緩慢過程,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猶豫和不捨。詩人的“臣軀”雖易棄捐,但“臣心”卻難以死去,這躰現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職責的堅守。最後兩句通過“援琴不成聲,掩抑淚橫泗”的描寫,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痛和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