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寇子之南都三首

燁燁璞中玉,重擬連城貲。 戒之在雕琢,勿爲人所欺。 君身有至寶,靈瑩無瑕疵。 去去求名工,無爲強鑿之。 敗甲與枯草,尚可決吾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爗爗:光煇燦爛的樣子。
  • 璞中玉: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人的本性或才能。
  • 連城貲:價值連城的寶物。
  • 戒之:告誡。
  • 雕琢:雕刻玉石,比喻脩飾或改變本性。
  • 至寶:極其珍貴的寶物。
  • 霛瑩:霛巧而明亮。
  • 瑕疵:小的缺點或瑕疵。
  • 名工:技藝高超的工匠。
  • 強鑿之:強行雕琢。
  • 敗甲:破舊的甲胄。
  • 決吾疑:解決我的疑惑。

繙譯

光煇燦爛的璞中玉,其價值重如連城的寶物。 我告誡你,不要輕易雕琢,不要被他人所欺騙。 你身上擁有至寶,它霛巧明亮,毫無瑕疵。 去尋找技藝高超的名匠,不要強行雕琢它。 即使是破舊的甲胄和枯草,也能解決我的疑惑。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贈給寇子的,詩中以璞中玉比喻寇子的才華和本性,強調其珍貴和不可多得。詩人告誡寇子要保持本真,不要輕易被外界所改變,也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欺騙。詩中“戒之在雕琢,勿爲人所欺”一句,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寇子的期望和忠告。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寇子才華的贊賞,認爲他身上的“至寶”無需過多雕琢,自然會發光發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