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京大理寺正趙鯤遷守漢中府

聞魯多君子,於今一見之。 一見雅素心,語默存真機。 大筆見心畫,方正無斜欹。 生心發於政,漢中何足治。 使君行無遲,候迎竹馬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指魯國,古代國名,這裏泛指山東一帶。
  • 君子:古代指品德高尚的人。
  • 雅素心:高雅純潔的心靈。
  • 語默存真機:言語或沉默中都蘊含着真理。
  • 大筆見心畫:用大筆書寫,能看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 斜欹:傾斜,不正。
  • 生心:指內心的想法和意圖。
  • :政治,治理。
  • 漢中:地名,今陝西省漢中市。
  • 何足治:哪裏需要治理,意指治理起來很容易。
  • 使君:對地方長官的尊稱。
  • 竹馬兒:兒童遊戲時騎的竹製馬,這裏指兒童。

翻譯

聽說魯國有很多品德高尚的人,今天我終於見到了一個。一見面就感受到他高雅純潔的心靈,無論是說話還是沉默,都透露出真理。他用大筆書寫,能看出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且爲人方正,沒有絲毫的偏斜。他的內心想法將體現在治理上,漢中這樣的地方對他來說治理起來輕而易舉。使君,你不要遲疑,快去上任吧,那裏已經有孩子們騎着竹馬在等候迎接你了。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送別趙鯤前往漢中任職時所作。詩中,湛若水對趙鯤的品德和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他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內心高雅純潔,言行中透露出真理,而且爲人正直,沒有偏斜。湛若水相信,趙鯤的內心想法將體現在治理上,漢中這樣的地方對他來說治理起來輕而易舉。最後,湛若水鼓勵趙鯤不要遲疑,快去上任,那裏已經有孩子們在等候迎接他了。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湛若水對趙鯤的讚賞和期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