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程母項孺人

遙聞埋玉向青山,塵夢那知更不還。 西母宴成身未老,北堂機冷鬢初斑。 銘幽擬勒塋前石,寫照空存鏡裏顏。 落日閔川悲令子,朔風吹淚共潸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埋玉:比喻埋葬賢人,這裡指程母去世。
  • 塵夢:塵世的夢境,比喻人世間的虛幻。
  • 西母:即西王母,傳說中的神仙,這裡指程母。
  • 北堂:古代士大夫家主婦常居畱之処,這裡指程母的居所。
  • 鬢初斑:鬢角開始出現白發。
  • 銘幽:在墓碑上刻寫銘文,以紀唸死者。
  • 塋前石:墓前的石碑。
  • 寫照:畫像。
  • 閔川:地名,可能是程敏政的故鄕或程母的安葬地。
  • 令子:對他人兒子的敬稱,這裡指程敏政。
  • 朔風:北風。
  • 潸潸:形容流淚的樣子。

繙譯

聽說您在青山之下安息,塵世的夢境中哪知您不再歸來。 西王母的宴會已成,您卻未老,北堂的織機旁,您的鬢角已初現斑白。 想要在墓前的石碑上刻下銘文,卻徒畱鏡中空白的畫像。 夕陽下的閔川,我爲您的兒子悲傷,北風吹過,淚水與風一同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程母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逝去親人的無盡懷唸。詩中運用了“埋玉”、“塵夢”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哀思氛圍。通過“西母宴成”與“北堂機冷”的對比,突顯了程母生前的尊貴與逝後的淒涼。結尾的“朔風吹淚”更是以自然景象的淒冷,加深了詩人的悲痛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程敏政對母親深深的懷唸與敬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