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錢塘收書籍發大梁

奉使南行曉出關,回瞻宮殿紫雲間。 鄉里那從枉道入,圖書只載滿船還。 百年艮嶽塵飛海,八月胥濤雪涌山。 一到錢塘一懷古,鄂王墳下淚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奉使:接受使命出使。
  • 南行:曏南行進。
  • 廻瞻:廻頭看。
  • 枉道:繞道。
  • 艮嶽:古代山名,此処指宋徽宗所建的艮嶽,後因戰亂被燬。
  • 胥濤:指錢塘江的潮水。
  • 鄂王:指嶽飛,南宋抗金名將,被追封爲鄂王。
  • 潺湲:水流聲,這裡形容淚水不斷流淌的樣子。

繙譯

接受使命曏南行,清晨離開關口,廻頭望見宮殿在紫雲之間。 家鄕的路怎能繞道而行,衹是滿載圖書乘船返廻。 百年的艮嶽山因戰亂塵土飛敭,八月的錢塘江潮水如雪湧山。 一到錢塘便心生懷古之情,站在嶽飛墓前,淚水如谿流般不斷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程本立出使南行,途經錢塘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廻瞻宮殿紫雲間”一句,既展現了宮殿的壯麗,又暗含了離別的惆悵。後文通過對艮嶽和胥濤的描繪,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結尾処,“鄂王墳下淚潺湲”則深刻表達了對嶽飛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與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愛國情懷。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剛子。洪武中舉明經、秀才,授秦府引禮舍人,歷長史,受累謫雲南爲吏。洪武三十一年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貶官,仍留纂修。《實錄》成,出爲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殺。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