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 程通
閭山蒼翠挺雙峯,王氣相交秀氣鍾。 一水東流環若帶,五臺西拱削如鋒。 乃知王業真天造,況喜君恩更海容。 慚愧小臣今去國,可勝忻感與憂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閭山:指位於今遼寧省北鎮市的一座山,古稱閭山,現稱醫巫閭山。
  • 挺雙峯:形容山峯高聳,如同兩座峯巒。
  • 王氣:指帝王之氣,古代認爲某些地方有帝王之氣,預示着將有帝王出現。
  • 秀氣鍾:鍾,聚集;秀氣,指美好的自然氣息。
  • 一水東流環若帶:形容河流如帶,環繞着山脈。
  • 五臺西拱削如鋒:五臺,指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拱,拱衛;削如鋒,形容山峯尖銳如刀鋒。
  • 王業:指帝王的基業。
  • 海容:形容君王的恩德廣大如海。
  • 去國:離開國家,指離開京城或朝廷。
  • 忻感:欣喜感激。
  • 憂忡:憂慮不安。

翻譯

閭山蒼翠,雙峯高聳,帝王之氣與秀美氣息在此相聚。一條河流如帶般環繞東流,五臺山如刀鋒般尖銳,西面拱衛。我深知帝王的基業是天意所造,更欣喜於君王的恩德廣大如海。慚愧的是,我作爲小臣即將離開國家,心中充滿了欣喜感激與憂慮不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閭山的壯麗景色,並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對帝王基業和君王恩德的讚美。詩中,「閭山蒼翠挺雙峯」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山川的雄偉,而「王氣相交秀氣鍾」等句,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帝王之氣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帝王基業的崇敬。後兩句則抒發了作者即將離開朝廷的複雜情感,既有對君王恩德的感激,也有對未來的憂慮,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程通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彥亨。洪武二十三年舉人。授遼府紀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隨遼王南歸京師,上封事,陳備禦策,進左長史。永樂初,從遼王徙荊州。旋上封事被髮,下獄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