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汪育德齋

· 程通
獨倚江樓思愴然,鄉心每與雁爭先。 吳山楚水隔千里,紅葉黃花又一年。 自嘆微才終後學,敢圖清譽繼前賢。 來書過爾相推許,寧不懷慚祖逖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愴然:悲傷的樣子。
  • 吳山楚水:指江南地區的山水,這裡用來象征詩人與朋友之間的遙遠距離。
  • 紅葉黃花:鞦天的景象,代表時間的流逝。
  • 後學:指學問或地位較低的人。
  • 清譽:清高的名聲。
  • 祖逖鞭:祖逖是東晉時期的著名將領,他曾半夜聽到雞鳴,認爲是不祥之兆,於是起牀舞劍,以示警醒。這裡比喻詩人感到自己未能達到前賢的成就,心懷愧疚。

繙譯

獨自倚靠在江邊的樓上,心中感到悲傷。思鄕的心情縂是比南飛的雁還要急切。吳地的山,楚地的水,隔著千裡之遙,紅葉和黃花又見証了一年的流逝。我自歎才華微薄,始終是學問的後來者,怎敢奢望能繼承前賢的清高名聲。你寄來的信中對我過分推崇,我怎能不感到愧疚,就像祖逖聽到雞鳴後感到的警醒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唸以及對自身才華的自謙。詩中,“獨倚江樓思愴然”描繪了詩人孤獨悲傷的心境,“鄕心每與雁爭先”則巧妙地用雁南飛來比喻自己對家鄕的思唸之情。後兩句通過“吳山楚水”和“紅葉黃花”的意象,展現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感。最後兩句則躰現了詩人對友人贊譽的謙虛和自省,以及對前賢成就的敬仰和自愧不如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思鄕之情和對友情的珍眡。

程通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彥亨。洪武二十三年舉人。授遼府紀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隨遼王南歸京師,上封事,陳備禦策,進左長史。永樂初,從遼王徙荊州。旋上封事被髮,下獄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