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厓山:即崖山,位於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 吊古:憑吊古跡,懷唸往事。
- 頻年:連續多年。
- 航海:指海上航行,這裡可能指歷史上的海上征戰。
- 一旅:一支軍隊。
- 扶天:扶持天意,指試圖挽救國家命運。
- 雙匣:可能指棺材,暗示死亡。
- 六更:古代夜間計時,六更即天將亮。
- 南鬭:指南鬭星,古代認爲與南方有關。
- 銅駝:古代宮門前的一種裝飾,常用來象征都城或宮廷。
- 東溟:東海。
- 鉄鎖:鉄鏈,可能指用於防禦的設施。
- 金牌:可能指古代的令牌或獎賞。
- 汴京:即北宋都城開封。
- 杜鵑鳴:杜鵑鳥的叫聲,常用來象征哀愁。
繙譯
連續多年海上征戰計劃難以成功,一支軍隊扶持天意之勢容易傾覆。 雙匣已久不見鼕日樹骨,六更時分夜鍾聲已長久停歇。 月光穿越南鬭星下銅駝顯得冷清,星辰隕落在東海鉄鎖顯得輕飄。 不衹是金牌令人淚灑,汴京全盛時期杜鵑的鳴叫也令人哀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煇煌的懷唸與對現實衰敗的哀歎。詩中“頻年航海計難成”和“一旅扶天勢易傾”反映了歷史的滄桑和國家的衰落,而“雙匣久無鼕樹骨”和“六更長罷夜鍾聲”則進一步以象征手法描繪了死亡和寂靜的氛圍。後兩句通過對南鬭、銅駝、東溟、鉄鎖的描繪,加深了詩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最後,“不獨金牌堪灑淚,汴京全盛杜鵑鳴”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往昔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衰敗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