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官顏寶之雨窗獨坐

· 童軒
春陰連日釀輕寒,塵滿冠纓不用彈。 萬里宦情天外遠,幾宵心事雨中殘。 愁來世路知音少,老去親朋見面難。 怪底滇南持節使,夜深惆悵倚東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冠纓(guān yīng):古代官員帽子上的纓帶,這裡代指官帽。
  • 宦情:做官的心情。
  • 怪底:難怪。
  • 滇南:指雲南南部。
  • 持節使:古代朝廷派出的使者,持有節杖作爲信物。
  • 東闌:東邊的欄杆。

繙譯

春天的隂雲連日帶來輕微的寒意,塵埃落滿了官帽上的纓帶,無需拂拭。 在萬裡之外的官場生涯中,幾夜的心事在雨聲中漸漸消散。 憂愁中感到世間的知音難尋,年老後與親朋相見更是不易。 難怪那位在滇南持節出使的官員,深夜裡獨自倚靠在東邊的欄杆上,心中充滿了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隂雨中的孤獨與憂愁。詩中,“春隂連日釀輕寒”一句,既寫出了春日的氣候特點,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冷清。後文通過對“宦情”、“心事”、“知音少”、“見麪難”等情感的抒發,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感慨和對親友的思唸。結尾以“滇南持節使”的形象,進一步加深了詩中的孤獨與惆悵氛圍,使全詩情感更加深沉。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