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備道中

· 童軒
十載馳驅不暫休,乂銜君命到南陬。 涼蟬細雨疏槐晚,疲馬西風落葉秋。 萬里有家恆作客,一官多累謾成憂。 平生事業知何在,孤負滄浪舊釣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漾備道中:漾備,地名,具體位置不詳。道中,即途中。
  • 十載馳驅不暫休:馳驅,奔波勞碌。不暫休,不停歇。
  • 乂銜君命到南陬:乂,治理,這裏指接受。君命,皇帝的命令。南陬,南方的邊遠地區。
  • 涼蟬細雨疏槐晚:涼蟬,秋天的蟬。疏槐,稀疏的槐樹。
  • 疲馬西風落葉秋:疲馬,疲憊的馬。西風,秋風。
  • 萬里有家恆作客:恆作客,經常在外做客,指長期離家在外。
  • 一官多累謾成憂:一官,指官職。多累,多重負擔。謾成憂,無端生出憂慮。
  • 平生事業知何在:平生,一生。知何在,不知在哪裏。
  • 孤負滄浪舊釣舟:孤負,辜負。滄浪,水名,這裏指江湖。舊釣舟,舊時的釣魚船。

翻譯

十年間奔波勞碌未曾停歇,如今又接受君命前往南方的邊遠之地。秋蟬在細雨中鳴叫,稀疏的槐樹在傍晚顯得格外淒涼,疲憊的馬兒在西風中,落葉紛飛的秋天裏前行。雖然家在萬里之外,卻常常在外做客,官職帶來的多重負擔無端生出許多憂慮。一生的事業不知在哪裏,只覺得自己辜負了江湖中那艘舊時的釣魚船。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長期奔波在外的疲憊與無奈,以及對家鄉和自由生活的深切懷念。詩中通過秋蟬、細雨、疏槐、疲馬、西風、落葉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淒涼的秋日旅途圖景,增強了詩的感染力。末句「孤負滄浪舊釣舟」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