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理平之海虞

故人別我向奚川,滿掬恩光下九天。 客夢未沾菰米飯,歸心已付木蘭船。 弦高致犒由安上,卜式傾貲爲助邊。 一片離情誰寫得,金臺落日薊門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滿掬恩光:滿手都是恩惠的光輝,形容受到極大的恩惠。
  • 菰米飯:用菰米做的飯,菰米是一種水生植物的種子,古時用作食物。
  • 木蘭船:用木蘭樹製作的船,常用來象徵遠行或旅途。
  • 弦高:春秋時期鄭國商人,曾以牛犒勞秦軍,使鄭國免於被秦軍偷襲。
  • :犒賞,用食物、財物等慰勞。
  • 卜式:西漢時期的官員,曾捐資助邊,支持漢武帝的邊防政策。
  • 傾貲:傾盡家財。
  • 金臺:指高臺,這裏可能指送別的地方。
  • 薊門:古代地名,在今北京一帶。

翻譯

故人告別我前往奚川,滿手都是皇恩的光輝從天而降。 他的旅途中還未嘗到菰米飯,歸心卻已隨着木蘭船遠去。 像弦高那樣以牛犒勞軍隊來自安上,或如卜式傾盡家財助邊。 這種離別的情感誰能描繪得出,金臺上的落日和薊門的煙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故人離別的深情。詩中,「滿掬恩光下九天」形象地表達了故人受到的皇恩,而「歸心已付木蘭船」則巧妙地抒發了故人雖未完成旅途,但心已歸去的情感。後兩句通過對歷史人物弦高和卜式的引用,進一步以典故來象徵故人的忠誠與犧牲精神。結尾的「金臺落日薊門煙」則以景結情,通過落日和煙霧的意象,加深了離別的哀愁和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湯胤績

明鳳陽府鳳陽人,字公讓。湯和曾孫。少負才使氣。工詩,與劉溥等唱酬,號十才子。由錦衣衛百戶官至指揮僉事。分守孤山堡御韃靼,戰死。有《東谷集》。 ► 42篇诗文

湯胤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