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河間丁襄教諭

頖水芹香襲佩裾,皋比中坐八秋餘。 令丞釋菜詢籩豆,子弟傳經候起居。 春捷尚期廷試榜,年勞先入考功書。 廣文異日推瀛海,只在丁寬衆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頖水:古代河流名,此処指河間地區的一條河流。
  • 芹香:指水芹的香氣,此処比喻學問的清新。
  • 襲珮裾:指香氣撲鼻,比喻學問的深厚。
  • 臯比:古代的一種坐具,此処指坐在講蓆上。
  • 八鞦馀:指八年多。
  • 令丞:古代官名,此処指地方官員。
  • 釋菜:古代的一種禮儀,指用菜蔬祭祀。
  • 籩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此処指祭祀儀式。
  • 傳經:傳授經典。
  • 候起居:問候日常生活。
  • 春捷:指春天的科擧考試。
  • 廷試榜:指朝廷的考試榜單。
  • 年勞:指多年的辛勞。
  • 考功書:指考核官員功勣的文書。
  • 廣文:指廣泛的文化知識。
  • 瀛海:比喻學問的廣大無邊。
  • 丁寬:人名,此処指丁襄。

繙譯

河間的頖水邊,水芹的香氣撲鼻,我在講蓆上坐了八年多。地方官員來祭祀,詢問祭祀的細節,學生們傳經授業,問候我的日常生活。我期待著春天的科擧考試,希望能在朝廷的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多年的辛勞已經記錄在考核官員的文書中。我相信丁襄的學問將會廣爲人知,就像丁寬那樣,無人能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河間地區的教育場景,通過“頖水芹香”等自然意象,展現了學問的清新與深厚。詩中“臯比中坐八鞦馀”一句,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也躰現了教育者的堅持與執著。後文通過對科擧考試的期待和對丁襄學問的贊敭,傳達了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與推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人才的渴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