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大司成葦川陳先生七十華誕

葦川先生年七十,發始如艾眼如碧。扁舟下上只五湖,尋常城府亦不入。 中年供奉金馬門,氣吞星漢摩青雲。集賢學士多藉藉,亦有海鶴參雞羣。 自是天生骯髒姿,長開白眼青眼稀。已聞世間魚惡網,複道高樹狂風吹。 感慨猶爲老女吟,故人族子爲商參。時方爭慕祝鮀佞,甘從吾好歸山林。 憶昔較文春棘圍,於予旁經亦見知。自茲往往語門弟,如某乃爾同榜師。 銜哀公北我奔南,程途相吊齊魯間。八年蹲伏在草莽,再來不見公溫顏。 一從契闊二十年,致書兼喜有子賢。載讀思過息機作,三夜夢語洞庭山。 公今古稀我肩隨,我在羅網公鴻飛。六十七十伯玉化,遣子下問不朽之道夫何爲。 答曰宇宙無窮,莫知始終。萬壽無疆,道與天同。回視彭殤倏忽共隙光,無異槿花須臾與蠛蠓。 又何必區區慕廣成子安期生幻跡滄溟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葦川:指陳先生的別號或居住地。
  • :指艾草,這裏形容頭髮的顏色像艾草一樣。
  • 扁舟:小船。
  • 五湖:泛指江湖。
  • 供奉金馬門:指在朝廷中擔任官職。
  • 星漢:銀河,比喻高遠。
  • 集賢學士:指朝廷中的學者。
  • 藉藉:形容名聲顯赫。
  • 海鶴參雞羣:比喻高人一等。
  • 骯髒:指高潔不凡。
  • 白眼:表示輕視。
  • 青眼:表示重視。
  • 魚惡網:比喻人厭惡束縛。
  • 商參:指商人和參軍的人,比喻不同的人。
  • 祝鮀佞:指祝鮀,古代著名的佞臣。
  • 春棘圍:指科舉考試的場所。
  • 門弟:指學生。
  • 銜哀:懷着悲痛。
  • 蹲伏:隱居。
  • 契闊:久別。
  • 古稀:指七十歲。
  • 伯玉化:指伯玉,古代賢人,這裏比喻陳先生。
  • 不朽之道:指永恆的道理。
  • 彭殤:指彭祖和殤子,比喻長壽和短命。
  • 槿花:木槿花,花期短暫。
  • 蠛蠓:小蟲,比喻短暫。
  • 廣成子:古代仙人。
  • 安期生:古代仙人。
  • 幻跡滄溟:指仙人的蹤跡在廣闊的海洋中。

翻譯

葦川先生七十歲了,頭髮開始像艾草一樣白,眼睛卻像碧玉一樣明亮。他駕着小船在江湖間遊走,很少進入繁忙的城府。中年時曾在朝廷中任職,氣勢如虹,高聳入雲。集賢學士們名聲顯赫,他如同海鶴立於雞羣之中。他天生高潔不凡,常常對人輕視,難得對人重視。聽說世間的人厭惡束縛,又聽說高大的樹會被狂風吹倒。他感慨地爲老去的女子吟唱,與故人的族子,一個商人和一個參軍的人,成了朋友。當時人們爭相效仿祝鮀那樣的佞臣,他卻甘願追隨自己的喜好,歸隱山林。

記得以前在春棘圍考試時,他對我也很瞭解。從此他經常對他的學生說,某人就像你的同榜師。懷着悲痛,他向北,我向南,我們在齊魯之間相互弔唁。八年來我隱居在草莽之中,再次相見時已不見他的溫和麪容。自從分別二十年,他送來的書信中喜訊連連,他的兒子也很賢能。讀了他的《思過息機作》,我三夜夢見洞庭山。現在他七十歲,我緊隨其後,我在羅網中,他卻如鴻鵠高飛。六十七十歲的伯玉已經化作賢人,派兒子來詢問不朽之道是什麼。我回答說,宇宙無窮,無人知曉其始終。萬壽無疆,道與天同。回頭看看彭祖和殤子,他們的壽命與短暫的隙光無異,就像木槿花和蠛蠓一樣短暫。又何必羨慕廣成子和安期生在滄溟中的幻跡呢?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爲慶祝陳先生七十歲生日而作,通過對陳先生一生的回顧,展現了他的高潔品格和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海鶴參雞羣」、「魚惡網」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陳先生的形象和心境。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陳先生的敬仰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人生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祝壽詩。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