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陽明洞天
道經蓬萊館,溪窮到陽明。
下看東南峯,蒼蒼入青冥。
不詣此真境,焉知匪虛名。
踧踖步岩石,山高豈無靈。
子喬不可見,佇立魂屏營。
草木若有識,欣欣向予榮。
採之慾誰寄,歲晏難爲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萊館:傳說中的仙境,此處指陽明洞天附近的館舍。
- 陽明:指陽明洞天,道教的聖地之一。
- 蒼蒼:形容山色深青。
- 青冥:指天空,高遠不可及的樣子。
- 詣:到達。
- 真境:真正的仙境。
- 匪:非,不是。
- 虛名:空有名聲而無實際。
- 踧踖:小心謹慎的樣子。
- 子喬:傳說中的仙人。
- 佇立:長時間站立。
- 魂屏營:形容心神不定,彷徨不安。
- 欣欣: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歲晏:歲末,年末。
- 難爲情:難以表達的情感。
翻譯
我沿着道路來到蓬萊館,沿着溪流終於到達了陽明洞天。 向下望去,東南方的山峯蒼翠深邃,直入雲霄。 若非親自來到這真正的仙境,怎能知道它並非只是虛名。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岩石上,山峯高聳,難道沒有神靈嗎? 雖然無法見到仙人子喬,但我仍久久站立,心神不定。 周圍的草木似乎有所感知,欣欣向榮地向我展示它們的生機。 我想採摘一些草木作爲紀念,但又想寄給誰呢?歲末的情感難以言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湛若水訪問陽明洞天的經歷和感受。詩中,「蒼蒼入青冥」一句,以生動的筆觸勾勒出了山峯的高遠與神祕,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敬畏。後文通過對草木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之景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彷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仙境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爲永順彭宣慰題四首天章閣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黃小江僉憲進表畢還廣州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南京劉秋江至煙霞 》 —— [ 明 ] 湛若水
- 《 贈洪覺山方時素歸福山五首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次韻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於功德寺話舊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介溪太宰靈谷寺見寄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賀平江伯陳竹泉總戎兩廣奏功 》 —— [ 明 ] 湛若水
- 《 問庵僉憲馬君宗孔求題圃中樓亭四首宗德樓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