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大司成呂涇野先生之京詩
攬轡即長途,立馬鳳城隅。踟躇問贈言,贈言足聞歟。
吾聞虛受人,所以實若虛。君看大海水,萬壑皆爭趨。
又看大空廣,萬物皆含敷。大禹拜昌言,舜善與人俱。
夫子三人行,商也亦起予。我生之初似太虛,我生之後形骸拘。
昔爲天上雲,今爲井中魚。聖途萬里遠,君乘千里駒。
追風與逐電,淩厲信所如。璧水照心圓,皋比擁高居。
三千青衿子,六館春風初。豈無起予者,溫故維新圖。
斆學貴知新,不盡世師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攬轡(lǎn pèi):握住繮繩,準備出發。
- 鳳城:指京城。
- 踟躇(chí chú):猶豫不決,徘徊不前。
- 虛受:虛心接受。
- 實若虛:內心充實卻表現得虛心。
- 壑(hè):山谷。
- 含敷:包容,涵蓋。
- 昌言:正直的言論。
- 起予:啓發我。
- 太虛:天空,比喻心胸開闊。
- 形骸(xíng hái):身體,指受到世俗束縛。
- 井中魚:比喻受限,無法自由。
- 淩厲(líng lì):形容氣勢猛烈。
- 璧水:指清澈的水,比喻學問。
- 皋比(gāo bǐ):高座,指學者的位置。
- 青衿(qīng jīn):指學生。
- 六館:指國子監的六個學館。
- 斆學(xiào xué):教導學習。
翻譯
握住繮繩,踏上漫長的旅程,停在京城的角落。猶豫不決地詢問贈言,贈言足以聽聞嗎? 我聽說虛心接受他人,所以內心充實卻表現得虛心。你看大海的水,萬條山谷都爭相流入。 再看廣闊的天空,萬物都能包容。大禹拜謝正直的言論,舜也善於與人共事。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商也啓發了我。我出生時心胸如天空般開闊,出生後卻被身體所束縛。 昔日如天上的雲,今如井中的魚。聖人的道路萬里遙遠,你乘坐千里馬。 追逐風和電,氣勢猛烈地前行。清澈的學問照亮心靈,高座上擁抱着高深的學問。 三千名學生,六館中春風初起。難道沒有啓發我的人嗎?溫習舊知,追求新知。 教導學習貴在創新,不滿足於世間的模式。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贈給呂涇野的,表達了對呂涇野的敬仰和對其學問的讚美。詩中通過比喻和象徵,描繪了呂涇野的學識淵博和胸懷廣闊,如大海和天空般包容萬物。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學問的追求和對創新的重視,強調了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必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學問和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