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孫先生居憲長時論薦官遷國子博士代書奉謝四首

· 林光
殘山剩水老無疑,未識先生已識時。 知己最難逢此日,暮年何處覓吾師。 雲龍上下歡相逐,茅茹牽連豈自私。 祇恐烏龍山笑我,括囊那得有人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方伯孫先生居憲長時論薦官遷國子博士代書奉謝四首:

  • 方伯孫:古代人名,這裡指詩人的朋友。
  • 居憲長時:長期擔任官職。
  • 論薦官遷:評議官員晉陞。
  • 國子博士:國子監的博士,古代學者的官啣。
  • 代書奉謝:代替別人寫信以表示感謝。
  • 殘山賸水:殘破的山和賸餘的水,形容景色蕭條。
  • 老無疑:年老而無疑慮。
  • 知己:知音,志同道郃的朋友。
  • 暮年:晚年。
  • 茅茹:茅草和蘆葦。
  • 烏龍山:傳說中的山名,也指虛幻的事物。
  • 括囊:古代官員用來裝文書的袋子。

繙譯

方伯孫先生長期在官場上評議官員的晉陞,代替別人寫信以感謝,共四首: 殘破的山和殘餘的水,老年無疑慮,未曾見過這位先生,但已經認識他的風採。 志同道郃的朋友最難得遇見,晚年在哪裡才能找到我的導師呢? 雲龍上下歡快地相互追逐,茅草和蘆葦相互牽連,豈是爲了私利。 衹怕烏龍山會嘲笑我,文書袋裡怎麽可能有人知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友誼和師生情誼的珍眡,表達了對知音難遇、師長難尋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說中的烏龍山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反映了人生中對於真摯友誼和師長恩師的珍眡和追求。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