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之北高峯奇絕處擬搆亭其上詩以代疏

· 林光
一亭端合搆煙籮,剪棘誅茅費幾何。 山到富春終自別,地分僧寺可須多。 迴流幾葉浮煙艇,返照千峯浸碧波。 如此風光如此景,巔崖碑板爲誰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搆亭(gòu tíng):建在高山峭壁上的小亭子。 疏(shū):原指古代官員的請假條,這裏指代前人留下的詩文。

翻譯

在嚴州北部的高峯上有一個奇特絕美的地方,我打算在那裏建一座搆亭,用來代替前人留下的詩文。

一座小亭端正地依附在陡峭的山崖上,周圍有淡淡的煙霧繚繞,修建這座亭子費盡了剪除荊棘、剷除茅草的工夫。山峯一直延伸至富春江,最終與江水分隔,地勢使得僧寺之間需要多次分隔。江水迴流時,幾片葉子漂浮在煙霧中,夕陽反射在千峯之上,映入碧綠的波瀾之中。這樣的風景,這樣的景緻,高崖上的碑文爲誰而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處高山峭壁上的搆亭,展現了山水之間的壯麗景色。詩人通過描繪亭子的建築、周圍的自然景觀以及與之相伴的歷史碑文,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歷史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體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歷史文化的珍視。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