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伍子胥廟

列雉影滄波,望望深雲樹。 回照延清襟,芳阡引幽步。 曲隅抗蘭寢,靈旗出殘霧。 疇昔抱餘悲,悵矣前溪路。 解劍邈英風,薦潦申遐慕。 芳草忽復春,東門靄如故。 煙明剎殿霞,風滿平池露。 向月臨江洲,含情不能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伍子胥(wǔ zǐ xū):春秋時期楚國名將。
  • (zhì):古代一種鳥類,形似野雞。
  • (qiān):小路。
  • 幽步(yōu bù):幽靜的步伐。
  • 曲隅(qū yú):角落。
  • 蘭寢(lán qǐn):指墓地。
  • 疇昔(chóu xī):往昔。
  • 解劍(jiě jiàn):放下劍。
  • 英風(yīng fēng):傑出的風采。
  • (liáo):水流。
  • 申遐慕(shēn xiá mù):懷念遠方。
  • (ǎi):淡藍色。
  • 剎殿(shā diàn):佛寺的殿堂。
  • 臨江洲(lín jiāng zhōu):臨近江邊的洲地。

翻譯

在伍子胥的廟宇前, 雉鳥的影子在波光中搖曳, 眺望着深邃的雲樹。 回光映着延伸的清衣, 芬芳的小路引領着幽靜的步伐。 在角落裏抗拒着蘭寢, 靈旗從殘霧中飄出。 往昔懷抱着餘悲情, 悵然間回想起前方的溪路。 放下劍,遠眺着傑出的風采, 懷念着遠方的水流。 芳草忽然又春暖花開, 東門的景色依舊如故。 煙霧明亮,剎殿如霞, 風吹滿了平靜的池塘露珠。 朝着月光臨近江邊的洲地, 懷着情意卻無法渡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皇甫涍遊覽伍子胥廟時的景象,通過描寫廟宇前的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展現了對歷史英雄伍子胥的敬仰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懷念和對英雄的讚頌之情,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

皇甫涍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安,號少玄。皇甫錄次子。嘉靖十一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好學工詩,與兄皇甫衝、弟皇甫汸、皇甫濂稱皇甫四傑。自負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