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遊陰那七言律一首

遙看名勝起巃嵷,束膝徐徐謁鏡空。 五玉峯前鋪玉埒,二珠樹裏蕊珠宮。 有因特叩關中偈,無盡誰傳燈下紅。 石上精魂今在否,令人惆悵有無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巃嵷(lóng lǒng):形容山勢險峻。
束膝(shù xī):彎腰跪拜。
謁(yè):拜訪。
鏡空(jìng kōng):指明鏡。
玉埒(lè):玉石。
蕊珠(ruǐ zhū):美玉。
關中(guān zhōng):指佛教中的關卡。
燈下紅(dēng xià hóng):指佛前燃燈時的光明。
精魂(jīng hún):精神。
惆悵(chóu chàng):憂愁。

翻譯

遠遠望着名勝的險峻山峯,彎腰跪拜緩緩前往明鏡之前。在五玉峯前鋪滿了玉石,二珠樹裏盛開着美玉宮殿。有人因特殊原因叩拜關中的佛門偈語,無盡的誰會傳承在燈前的光明。石上的精神現在是否還在,讓人在有無之間感到憂愁。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遊覽名勝時的心境,通過描寫山峯、玉石、美玉等景物,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深邃,意境優美。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啓迪和感悟。

林大欽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毅齋,海陽(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應鄉試,十一年(一五三二)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權臣跋扈,無意仕進,以母老乞歸。築室以聚族人,結講堂華嚴山,與鄉中子弟講貫六經。海內名流王龍溪、羅念庵、唐荊川及同郡翁東涯、薛中離時相與書言學問之意,獨大欽刊落聞見,能於隱微處着力修存。優遊典籍,怡情山水,爲詩蕭然自得。著有《東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溫汝能纂《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四有傳。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