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謁陵十詠駕出都城

· 倪謙
清道龍驤已載途,甲光映日似銀鋪。 百年禮樂逢昭代,萬古山河壯帝都。 朝士蕃王齊覲謁,黃童白叟競攜扶。 詞臣歸從鑾輿後,惟聽嵩高振地呼。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扈從(hù cóng):隨從,陪從 謁陵(yè líng):前往祭祀皇陵 龍驤(lóng xiāng):指龍駕,即皇帝乘坐的車馬 甲光(jiǎ guāng):指甲冑的光輝 昭代(zhāo dài):明朗的時代 蕃王(fān wáng):指外國的王公 黃童(huáng tóng):指宮廷中的小童 白叟(bái sǒu):指年老的人 詞臣(cí chén):指擅長作詩文的官員 鑾輿(luán yú):皇帝乘坐的華麗車輦 嵩高(sōng gāo):指嵩山的高峻

翻譯

隨從着龍駕前往祭祀皇陵,清晰的道路上,龍車已經載着皇帝啓程,甲冑的光輝反射出來的光芒,猶如鋪滿了銀子。百年來禮樂傳承,明朗的時代已經到來,千秋萬代的山河見證着帝都的雄偉。朝廷的士人和外國的王公齊聚一堂前來謁見,宮廷中的小童和年老的人爭相攙扶着。擅長作詩文的官員們隨着皇帝的華麗車輦而歸,只聽得嵩山高峻的聲音迴盪在大地之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帝王出巡的場景,展現了帝王的威嚴和朝廷的繁榮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詩意。通過對禮樂、山河、朝士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當時帝王的威嚴和朝廷的盛況,體現了作者對帝王權力和社會秩序的讚美之情。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