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鬆雪怡樂堂圖

· 張雨
幽人結屋傍江干,怡樂名堂只數間。 黃鳥隔簾詩夢醒,紫鱗供饌釣舟還。 檐前景色春常在,柳外柴門晝不關。 誰識箇中真樂處,陶然天地一身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人:隱士。
  • 結屋:建造房屋。
  • 江干:江邊。
  • 怡樂:愉快歡樂。
  • 名堂:這裏指房屋。
  • 黃鳥:黃鶯。
  • 隔簾:隔着窗簾。
  • 詩夢:詩意般的夢境。
  • 紫鱗:指魚。
  • 供饌:提供食物。
  • 釣舟:釣魚的小船。
  • 檐前:屋檐下。
  • 柴門:簡陋的門。
  • 晝不關:白天不關閉。
  • 箇中:其中。
  • 陶然:愉快自得的樣子。
  • 一身閒:一個人悠閒自在。

翻譯

隱士在江邊建了一座小屋,取名爲「怡樂堂」,只有幾間房。黃鶯隔着窗簾喚醒了詩意般的夢境,紫色的魚兒被捕來作爲食物,釣魚的小船也歸來了。屋檐下的景色四季如春,柳樹外的簡陋門白天從不關閉。誰能理解這其中真正的樂趣所在?在天地間,我一個人愉快自得,悠閒自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在江邊簡樸生活的情景,通過「怡樂堂」的命名和周圍環境的描寫,傳達出隱士內心的寧靜與滿足。詩中「黃鳥隔簾詩夢醒」和「紫鱗供饌釣舟還」生動地展現了隱士日常生活的詩意與樂趣。結尾的「陶然天地一身閒」更是深刻表達了隱士超脫世俗、享受自然之樂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