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山中所有

· 舒頔
石芥蘚麻紫蕨薇,破頭巾骨山梔垂。 火流金鑠錦襖子,霜降木落玉面狸。 豬耳蕈供黃粟飯,貓頭筍煮紅豆糜。 泉聲鳥語和音樂,山翁樂處無人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芥(jiè):一種野菜。
  • 蘚麻:指苔蘚和麻類植物。
  • 紫蕨:一種紫色的蕨類植物。
  • :一種野菜。
  • 破頭巾骨:形容山梔的果實形狀。
  • 山梔(zhī):一種植物,果實可入葯。
  • 火流金鑠:形容夏日炎熱的景象。
  • 錦襖子:比喻夏日陽光下的花朵。
  • 霜降木落:形容鞦天的景象。
  • 玉麪狸: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
  • 豬耳蕈(xùn):一種形狀像豬耳朵的蘑菇。
  • 黃粟飯:用黃米做的飯。
  • 貓頭筍:一種形狀像貓頭的竹筍。
  • 紅豆糜(mí):用紅豆煮成的粥。
  • 泉聲鳥語:形容山中的自然聲音。
  • 山翁:指山中的隱士。

繙譯

山中的野菜有石芥、蘚麻、紫蕨和薇,山梔的果實像破舊的頭巾一樣垂掛。 夏日炎炎,花朵如錦襖般絢爛,鞦風起時,樹葉飄落,玉麪狸在林間穿梭。 豬耳蕈搭配黃米飯,貓頭筍煮成紅豆粥。 泉水叮咚,鳥兒歌唱,和諧如音樂,山中的隱士在此找到樂趣,卻無人知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四季變換的自然景象和豐富的野生植物,通過對比夏日的炎熱與鞦天的涼爽,展現了自然的韻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火流金鑠”形容夏日的酷熱,“霜降木落”描繪鞦天的蕭瑟,生動傳達了季節的特色。結尾的“泉聲鳥語和音樂,山翁樂処無人知”則表達了隱士在自然中找到的甯靜與樂趣,這種樂趣是外人難以理解的,增添了詩的深邃與神秘感。

舒頔

元明間徽州績溪人,字道原,號貞素。幼有志操,嗜學好義。淹貫諸史,長於詩文,尤善篆隸。順帝至元中闢爲池陽教諭。調京口丹徒校官,升台州路學正。入明,屢召不出。晚年結廬,名貞素齋,訓課子孫。有《貞素齋集》。 ► 116篇诗文